杭州網絡連接器廠家
發(fā)布時間:2023-06-24 01:31:09
杭州網絡連接器廠家
一、 RJ45連接器觸點的端接分類如下。端接方式分為分離式連接和長久性連接:1.分離式連接:有三種方式:彈簧施加的直接接觸壓力、螺釘產生的直接接觸壓力和楔塊產生的接觸壓力。接觸點有摩擦問題。典型端子,如螺釘固定端子和插入式端子;2.長久性連接:有多種方法,如釬焊、銅焊、點焊、導電膠粘接等;通過機械方法實現的長久性電氣連接,如壓接、纏繞、冷焊、鉚接等二、 RJ45連接器觸點端接是一種常見的端接方法1.接焊一般包括導線和觸點的接焊以及觸點和印制板的接焊。通常通過手動和波峰焊連接。其原理是,焊錫“潤濕”其他金屬的表面,并形成一個錫-接焊組合,其中存在各種物理、化學和冶金力和效應的復雜交織。牢固結合的關鍵因素包括控制接焊溫度、控制接焊時間、清潔接焊表面等。如果需要助焊劑和焊料,由于各種不當操作,焊點的微觀結構可能存在隱患;2、壓接:壓接可靠性高,操作方便,速度快,對人員素質要求低,可避免化學污染和熱污染。卷曲有多種形式。圓柱形壓接常用于軍工產品中,可分為可拆卸和可更換或不可拆卸和可更換。要緊的是導線、端子和操作工具之間的正確配合。此外,剝線時不應損壞導線,導線的插入應適當。壓接工具包括手動壓接鉗、自動或半自動壓接機等。3.纏繞是指在張力下纏繞導體,將實心導體纏繞在帶有棱角的圓柱形桿上,使其在棱角處變形,從而使導體與圓柱形桿之間形成氣密接觸面。繞組的技術要求見mil-std-1130。有手動卷繞槍和程控自動卷繞設備。繞組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繞在立柱上的所有導線都是線;其次,根部的一圈是帶絕緣護套的導體。繞組突出的特點是其高可靠性,比接焊高2-3個數量級,操作簡單,在繞組錯誤或線路改進時易于拔出導線。然而,幾乎所有的電流都流經前幾圈導線,這需要繞組空間,僅適用于小截面的單股軟導線,因此其使用受到束縛;4.插入是一種可分離的物理連接方法,即將引腳和總線連接器的終端部分插入多層印制板的金屬化孔中,終端部分的彈性結構與金屬化孔接觸。5.穿刺實際上是針腳和總線連接器的觸點與帶狀電纜之間的壓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刺穿絕緣層(周圍導線壓接);其次,一定要刺穿導線本身形成壓接(刺穿導線壓接)。

杭州網絡連接器廠家
摘要:介紹了一種基于AX88796B的網絡接口設計。詳細介紹了該網絡芯片的硬件結構和功能特性。創(chuàng)新完成了AX88796B與DSP處理器TMS320C 6722連接的硬件設計和軟件驅動設計。涉及的關鍵技術主要有AX88796B的本地總線連接、物理層網絡驅動的設計、網絡報文的發(fā)送、網絡報文的接收,以及協(xié)議層軟件的開發(fā)。系統(tǒng)完成后與其他網絡設備連接,經測試,網絡通信穩(wěn)定可靠,在100 Mb/s的速度,負荷超過90%的情況下,沒有丟包和錯包出現,可以滿足大數據量、高速通信的要求。1前言美國TI公司的TMS320C6722是一款主要面向嵌入式應用的高性能32位DSP,它數據運算處理能力可達2 000 MIPS和1 500 FLOPS,具有豐富的片上資源,目前已經被廣泛應用在各種數字應用中。AX88796B是由臺灣ASIX公司推出的一款與NE2000兼容的快速以太網控制器,其內部集成10/100M自適應的介質訪問層MAC和物理層收發(fā)器PHY以及8K×16b的SRAM,SK支持8位、16位的通用CPU總線類型,執(zhí)行基于IEEE802.3/IE-EE80.3u局域網標準的以太網控制功能,并且提供發(fā)送隊列功能來增強標準NE2000的發(fā)送性能。該控制器采用64LQFP封裝,僅占用9 mm×9mm的印制板面積,分析其性能可以滿足系統(tǒng)需要。2 系統(tǒng)硬件設計(1)AX88796B的硬件結構。AX88796B芯片內部集成了8/16位CPU接口、串行E2PROM接口、8 K×16 b的SRAM、包緩存管理、MAC、PHY、以及電源和時鐘等部件。DSP通過讀寫NE2000寄存器來控制AX88796B的工作狀態(tài),通過DMA方式與AX88796B的內部緩存SRAM進行數據交換。芯片自動在SRAM與MAC核之間進行數據發(fā)送接收,再經由內部的PHY層發(fā)送至RJ45接口。串行 E2PROM接口可以用來連接串行EEPROM,用于存儲MAC地址,供AX88796B每次初始化時讀取。AX88796B芯片的內部結構如圖1所示。(2)系統(tǒng)硬件連接。主控制單元TMS320C6722B與網絡芯片AX88796B的連接方式如圖2所示。TMS320C6722B內部為32 b的總線結構,對外擴展EMIF為16 b的寬度,采用異步總線方式可以直接與網絡芯片無縫連接。片選的連接,用EM_CS2連接到網絡的CS,使AX88796B工作在186_l-ike模式,在配置引腳EECK接上拉電阻。本設計沒有連接EEPROM,所有對AX88796B的配置均由TMS320C6722B在初始化時寫入。3 系統(tǒng)的軟件設計AX88796B的網絡驅動程序是TMS320C6722和AX88796B硬件的接口,因此編寫網絡驅動程序模塊應滿足的主要功能有:AX88796B的初始化、報文的接收、報文的發(fā)送;(1)初始化。在AX88796B的初始化過程中除了完成對相關寄存器的定義與賦值外,還要完成對接收緩沖環(huán)的構造。對TMS320C6722B,要完成對應EMIF的設置和中斷的初始化。與網卡有關的初始化如下:(2)報文的接收。判斷AX88796B是否接收到新的數據包有2種方式:輪循和中斷。單片機用輪循方式較多。由于TMS320C6722在此還要進行其他處理,為了提高DSP性能和實時性要求,這里采用中斷方式。當網卡接收到新數據包時進入中斷,首先判斷cpr是否等于bnry,若相等,則表示接收緩沖區(qū)已被存滿,則停止接收數據包,而不會覆蓋舊的數據;若不等,則將接收緩沖區(qū)中待讀取的數據包的起始地址寫入rsar[0,1]寄存器,數據包的開始4字節(jié)寫入rbcr[O,1]寄存器,并啟動遠端DMA讀命令,通過讀取4個信息字節(jié)得到待讀取數據包的長度、接收狀態(tài)和下一個將被讀的頁的指針信息。然后通過遠端DMA讀命令,將數據包從網卡sram中讀入TMS320C6722內存中,并更新讀頁指針寄存器bnr-y,DSP每從網卡內存中讀走一頁數據,bnry便加一,這需要通過程序實現。網卡通過cpr將接收到的數據包寫入接收緩沖區(qū),每寫完一頁,cpr將自動加一,當加到最后的空頁(這里是 pstop=0x80)時,cpr將自動恢復為接收緩沖區(qū)的首頁(pstart=Ox4c)。網卡接收關鍵性代碼如下:(3)報文的發(fā)送。報文的發(fā)送過程就是調用寫網卡函數,將報文發(fā)送到網卡的內存中去。然后將AX88796B的控制寄存器(CR)的發(fā)送位 TXP(transmit packet)位置1,即將報文發(fā)送。dsp通過遠端dma通道將網卡發(fā)送緩沖區(qū)的起始地址和要發(fā)送的字節(jié)數分別寫入rsar[O,1]和 rbcr[0,1],然后啟動遠端dma寫命令即可將數據包寫入網卡內存,此后將字節(jié)數寫入tber[O,1]寄存器,啟動發(fā)送命令就可將數據包發(fā)送到網絡上。網卡發(fā)送的關鍵代碼如下:4 結語:在如上所述的底層硬件和軟件設計基礎上,完成了UDP和TCP/IP協(xié)議棧的軟件,系統(tǒng)主要使用這2個協(xié)議進行網絡數據傳輸。長期的系統(tǒng)在線驗證證明,在TMS320C6722上擴展的網絡接口AX88796B,傳輸可靠,性能穩(wěn)定,在100 Mb/s的速度,負荷超過90%的情況下,沒有丟包和錯包出現??梢姡瑢@種只有異步總線,又需要網絡大數據量傳輸的應用,該設計是可行的。

杭州網絡連接器廠家
使用以網際協(xié)議(Internet Protocol)為通訊基礎的插座稱為網絡插座(Internet socket)。其作用是實現導線的電氣連續(xù)性。常用的RJ45非屏蔽模塊高2cm、寬2cm、厚3cm,塑體抗高壓、阻燃,可卡接到任何M系列模式化面板、支架或表面安裝盒中,并可在標準面板上以90°(垂直)或45°斜角安裝,特殊的工藝設計至少提供750次重復插拔。模塊使用了T568-A和T568-B布線通用標簽。這種模塊是綜合布線系統(tǒng)中應用最多的一種模塊,無論從三類、五類、還是超五類和六類,它的外形都保持了相當的一致。按屏蔽性能分為非屏蔽模塊和屏蔽模塊。當安裝屏蔽電纜系統(tǒng)時,整個鏈路都必須屏蔽,包括電纜和連接件,都需要用屏蔽的信息模塊。根據模塊端接時是否需要打線來分,信息模塊有打線式與免打線式信息模塊。打線式信息模塊需用專用的打線工具將雙絞線導線壓入信息模塊的接線槽內。免打線工具設計也是模塊的人性化設計的一個體現,這種模塊端接時無需用專用刀具。

杭州網絡連接器廠家
嵌入式系統(tǒng)以應用為中心、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軟件硬件可裁剪、適應了各種應用系統(tǒng)中對功能、可靠性、成本、體積、功耗等的嚴格要求,因此它贏得了巨大的市場,在應用數量上遠遠超過了各種通用計算機。嵌入式接入Internet是近幾年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普及和發(fā)展而發(fā)展起來的一項新興概念和技術,它通過為現有嵌入式系統(tǒng)增加因特網接入能力來擴展其功能,一般指設備通過嵌入式模塊而非PC系統(tǒng)直接接入Internet,以Internet為介質實現信息交互的過程,通常又稱為非PC接入。嵌入式系統(tǒng)利用網絡接口控制芯片實現與網絡的通信功能,成本低,控制方便可靠,滿足系統(tǒng)對通信的要求??紤]到本身的特點,在大量工業(yè)領域中應用嵌入式設備功能比較單一,在上述網絡接口控制芯片接口程序的基礎上只需要開發(fā)簡化的嵌入式協(xié)議棧,就可滿足許多情況下的應用需求。目前,許多公司和組織致力于將以太網與現場總線實現無縫連接,使以太網越來越向底層延伸。以太網在現場設備中的應用研究和基于以太網的智能芯片的開發(fā)等也日益成為研究的熱點。1 嵌入式接入網的主要方式目前嵌入式系統(tǒng)接入Internet通常有以下兩種主要方式:(1)采用高速的16/32Bit微控制器直接實現TCP/IP協(xié)議,這種方法的實現框圖如圖1所示。這種方式可以使嵌入式系統(tǒng)直接與Internet相連,有很大的靈活性。缺點是占用的系統(tǒng)資源較多,對微控制器的要求也很高,無法在8/16Bit低速微控制器為核心的嵌入式系統(tǒng)上實現。(2)使用嵌入式網關來實現,如圖2所示。各個嵌入式系統(tǒng)首先和網關進行通信,通信方式采用傳統(tǒng)的RS-232、RS-485等,由嵌入式網關負責實現TCP/IP協(xié)議,完成嵌入式系統(tǒng)的信息與Internet的信息交互。這種方案解決了以低速8/16Bit微控制器為核心的嵌入式系統(tǒng)接入Internet的問題。缺點是需要一個專門的嵌入式網關,而且和各個嵌入式系統(tǒng)之間的通信同樣受到速度和距離的限制,這種方法的實現成本將會增加。2 嵌入式系統(tǒng)的組成嵌入式系統(tǒng)包括硬件和軟件兩部分。硬件包括處理器微處理器、存儲器及外設器件和30端口、圖形控制器等。軟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統(tǒng)軟件(要求實時和多任務操作)和應用程序編程。嵌入式系統(tǒng)的核心是嵌入式微處理器。嵌入式互聯(lián)的目標是嵌入式設備工作在以網絡為中心的環(huán)境中,把“孤立的目標系統(tǒng)”相互連接起來。為適應嵌入式分布處理結構和應用上網需求,嵌入式系統(tǒng)必需配有一種或多種網絡通信接口,使嵌入式微控制器不僅能執(zhí)行傳統(tǒng)的控制功能,而且還能執(zhí)行與連接因特網相關的功能,從而把標準網絡技術(TCP/IP)一直擴展到嵌入設備,由嵌入式系統(tǒng)自身實現Web服務器功能,這是解決嵌入式Internet問題的最佳方案;嵌入式設備接入Intranet/Internet網原則上講,只要實現TCP/IP網絡協(xié)議就可以。針對嵌入式設備連接涉及的兩個關鍵問題即傳送信息的媒質和采用的協(xié)議。最常用的聯(lián)接模式是以太網通信介質的有線連接與TCP/IP協(xié)議。其網絡體系結構與協(xié)議分層如圖1所示。利用網絡接口控制器(NIC-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來實現物理層和鏈路層協(xié)議,同時微處理器運行嵌入式TCP/IP協(xié)議通信模塊來實現與Intranet/Internet網的連接。一旦這個目標得以實現,就能在網絡環(huán)境下在任何時間從任何地點對位于任何其它地方的系統(tǒng)中的微控制器進行監(jiān)控,利用傳統(tǒng)的Web和因特網機制遠程監(jiān)視數據和運行情況控制,而且還能在合適的條件下對系統(tǒng)進行調試、升級和維護。 技術難點分析3.1 發(fā)送數據的封裝把一組數據發(fā)送到基于TCP/IP協(xié)議的網絡上,首要條件是產生符合TCP/IP協(xié)議的數據格式。首先從一個物理幀的格式來分析。一個標準的IEEE802.3的物理幀如圖4所示:如果與嵌入式系統(tǒng)的通信只是局限于局域網之中,在物理幀的數據域內可以直接放置要發(fā)送的數據。如果需要和其他的網絡進行通信,在物理幀的數據域中需要封裝更高層的協(xié)議,嵌入式系統(tǒng)發(fā)送的數據應該封裝在高層協(xié)議的數據域內。這些數據的層層封裝和物理幀的形成對于速度沒有特殊的要求,普通的低速微控制器完全可以實現。3.2 發(fā)送數據的發(fā)送以10M以太網為例說明,發(fā)送數據時應該做的工作是,首先對待發(fā)送的數據進行曼徹斯特編碼,而后對編碼后的數據進行扭曲處理,使發(fā)送的數據適合在 10M以太網上傳輸,最后把處理好的數據以10M的速度發(fā)送到以太網上。同時,為了保證數據的有效發(fā)送,系統(tǒng)還應具有沖突檢測和重發(fā)的功能。從以上的發(fā)送過程可以看出,直接用普通的微控制器是很困難的,應該考慮用其他的方法實現。4 一種嵌入式網絡接口的實現方案基于因特網的嵌入式網絡體系結構實現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實現嵌入式網絡接口。在眾多實現方案中,以MCU為核心的實現方案,雖然實現起來有一定困難,仍因其極低的成本,受到格外重視。在此實現了一種網絡接口芯片與MCU相結合的方案,如圖5所示。RTL8019AS與硬件實現以太網接口芯片中,選用RTL8019AS。由臺灣Realtek公司生產的RTL8019AS以太網控制器,由于其優(yōu)良的性能、低廉的價格,使其在市場上的10Mbps網卡中占有相當的比例。使用8051/52兼容單片機實現對RTL8019AS的控制,電路圖如圖6所示。RTL8019AS采用8位數據傳輸的跳線模式(IOCS16接地, JP接高電平)。P0口通過地址鎖存器實現地址數據復用。P3.4片選RTL8019AS。數據收發(fā)不使用中斷驅動,全部由軟件查詢實現。基地址選擇引腳IOS[3:0]空,I/O基地址為300H。使用雙絞線為通信介質,所使用的引腳有:TPIN+,TPIN-,POUT+,TPOUT-,連入耦合隔離變壓器FB2022,通過RJ 45插頭實現與網絡的連接。通常TCP/IP是指Internet協(xié)議簇,而不單單是TCP/IP。因此,在8bitMCU不大的ROM空間里,不可能實現所有的TCP/IP協(xié)議??紤]到嵌入式應用中硬件系統(tǒng)的多樣性,完成特定功能的應用程序也各不相同,因而軟件的設計在保證滿足功能前提下,最好短小,易于被移植,尤其是應用程序與網絡協(xié)議軟件應具備一定的獨立性。因此,選擇TCP/IP作為嵌入式網絡的通信協(xié)議,同時必須對TCP/IP協(xié)議簇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必要的刪減,即實現一個thinTCP/IP協(xié)議簇。通常的thinTCP/IP的層次結構與標準的TCP/IP的一樣,也是四層結構(圖7)。以太網接口層主要實現對以太網接口芯片的控制,IP層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實現ARP(地址解析協(xié)議)、RARP(反向地址解析協(xié)議)、ICMP(因特網控制報文協(xié)議)以及IGMP(網絡組管理協(xié)議)。傳輸層主要由TCP(傳輸控制協(xié)議)和UDP(用戶數據報協(xié)議)組成,在實際實現時,根據需要可只實現其中一個。CIP(控制信息協(xié)議)是專為控制設備、基于對象的一種方法,它是獨立于特定網絡的應用層協(xié)議,提供了訪問數據和控制設備操作的服務集。CIP的制定需要根據具體應用加以考慮,與通常協(xié)議的格式相似,也為“命令+數據”模式。